::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页::
::::: http://www.pathology.fun/:::::::::::::::::::::::::::::::::文章点击排行版 | 返回首页| English version ::::::::
          
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践
【http://www.pathology.fun/ | 病理学教研室】


  广东省教育厅为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 开展了广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评审工作。我院于20003年启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病理学课程被评为首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于2004年8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本文就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情况作一阐述。
1 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践
1.1 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经过深入调研与科学论证,我室于2001年始制定了约六千余字的《2001~2005年病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规划纲要》,涉及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病理学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病理学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建设、课程结构改进与教学体系优化、教育质量监控系统建立、研究生教学机制改革等。在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引下,我室教师致力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渠道,优化组合教学过程,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取得了显著教学成效。2001~2004年间,共成功申请院级教学研究课题5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2001~2004年间已发表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研究论文11篇;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实践证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课程建设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是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1.2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如果缺乏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师队伍,精品课程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室一贯重视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专门制定了"知识结构专业化,职称结构合理化,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科研病检并重"的师资培养规划,持之以恒,成效显著。教师中具有博士和硕士以上学位约90%,平均年龄约35岁,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近年来,先后有一名教师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两名教师评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两名教师评为“ 广东省优秀教师”,一名教师评为“南粤教坛新秀”。
1.3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为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我室教师依据形势发展需要,依照新版教材,调整教学安排,适当缩减课时,增加学生力所能及的自学内容,增加对病理学科新知识、新动态的讲授。改变传统病理教学课程设置面窄,局限性强和适应差的情况,扩展病理教学课程设置,适当增设涉及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病理专业课程。在已有的病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病理学开放性、多媒体、立体性教学空间的教学模式,对病理学教学体系的优化作用。在持续扩大招生形式下,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综合性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缓解教学资源匮乏、带教师资不足等突出矛盾。
1.4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998年,我院建成百兆校园网络系统,其网络中心成为粤西高校校园网络系统的汇接点。2002~2004年,我院在湛江校区和东莞校区按照省级示范实验室标准,投资500万元组建了以百兆局域网络系统为依托、以网络控制室和课件制作室为中心,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实验室为主体的现代化形态学教学平台 [2]。上述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的教学系统可为实施病理学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进行网上自学、自测和师生间交互式的讨论与交流提供必要保证。
  自1998年始,我室研发了适应本科系统病理、专业病理的理论和实习教学的系列CAI课件。2002年始,我室制成“积件库型”实习标本图像素材库,研发了适用于病理实习教学的“图谱型”网络教学课件和配套CAI课件,至2003年底,已基本建立了涵盖本科系统病理、专业病理和研究生病理教学的形态学资源库和专题学习网站,开发了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的病理学实验考试和问卷调查系统,现正在组织研发“引导自学型”网络教学课件、具备自测自评功能的网络考试系统,形成了具有地域内辐射影响的现代病理学教学模式。
1.5 重视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需要精品教材,而且这些优秀教材应该是系列化的,主讲教授和其梯队应积极编写更新有关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秀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3]。为此,我室教师精心编写了全面涵盖病理教学各个方面的系列配套教材:理论教学以《病理学讲课提纲》作为辅助教材,采用引导式讲义形式(注明教学重点和难点,适当留下空白区域供学生课堂笔记,各章节结束后均附有思考题),可与理论教学CAI课件和精品课程中网络课程的电子教案配合使用,既减轻了学生课堂笔记负担,又为学生课后主动进行预习、复习提供了保证。实验教学选用我室自编的《病理学实习作业》,由绘图及描述、标本测试、理论复习、阅读理解(专业英语短文)组成,图文并茂,侧重双语教学,是病理学实习教材规范化建设的有益尝试,是学生课堂、课后实行自评、自测的有力助手。实验教学还选用我室自编中、英文《病理学实习指导》,该实习指导曾多次根据新版统编教材和病理实习标本更新情况改编,注重双语教学,附有教学大纲、适量病例分析和专业英语阅读文献,可与病理实习网络教学课件配合使用,以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1.6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了 “引、导、促” 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病例讨论教学法、以系统和问题为中心等多种多样教学方法,要求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相长,营造严肃而活泼、引导结合交流、讲授不失积极思考的良好课堂氛围。在病理实验教学中,通过大量病理实验观察、动物实验、标本观察结合适宜的临床典型和疑难病例讨论等实习教学形式,通过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病理实习教学活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大体联系镜下、病变联系临床、局部联系整体、形态联系机能,进一步加深对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在理论、实践教学活动中,主张运用联系、发展的辩证思维的观点去分析、思考问题,加强对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现代病理学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和远程教学活动,开辟第二课堂教学天地,实现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具体措施包括:依托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实验室为主体的形态学教学平台,通过网上CAI课件及电子教案演示、网上疑难病例分析、调用网络试题库实施自测自评、浏览病理图片库图片、设立网上病理论坛和学习园地等形式,实现师生交流、良性互动。通过面向学生举办病理学习方法专题讲座、举办病理学知识竞赛和学术报告会、开放病理标本陈列室和形态学实验室等方式,力求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疾病病变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达到既传授病理学知识,又讲授学习方法的教学目的,实现“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1.7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我室坚持以"教学是学科的生命线"为宗旨,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实行教学资料档案化管理,严格执行主讲教师制,坚持集体备课和预讲课评制,严把教学质量关。我们严格执行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包括三名教授(均为出国留学人员)和一名副教授。在落实教授、博士上讲台的同时,注重对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初步建立了教师队伍的培养—督导—激励体系。
  加强对教学计划和教学研究的质量管理。建立教学计划和教学研究的复核落实制度、公示制度。定期总结,阶段性汇报进展情况,保证教学计划和教学研究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障其顺利实施。
  建立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在保留传统定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网上问卷调查、电子公告版(BBS)等新型师生交流互动方式,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通过应用学院考务系统,加强对考试成绩的数字化分析统计,及时反馈教务信息。进行病理学考试改革,尝试开卷考试、网上考试、自评考试等新型考试模式,力求既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对能力高低进行定量考核与评估。
2 结束语
  精品课程以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依托,以建设质量工程为指导思想,以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教学改革为突破点,具有课程目标明确、内容选择广泛、实施步骤清晰、组织形式民主的特点。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将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学院积极迎接本科随机评估的形势下,有必要发挥精品课程建设的“龙头”作用,发挥品牌课程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全面带动我院医学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J].中国大学教学,2003,(6):4.
[2]揭 伟, 唐加步,陈小毅, 罗 辉,等.现代化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的组建和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03-304.
[3]张尧学. 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抓实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9):4-5.

自动滚屏
首页
公告板
学习园地
多媒体天地
学科方向
科研展台
园丁情怀
颂园丁
专家访谈
医学热点
在线会诊
粤西淋巴瘤诊断中心
研究生教育
教学论坛
专业病理
病理教案
双语教学
发表时间: 2012/9/19
来自: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S1:17-18 作者:唐加步,陈小毅,姚运红,揭 伟


      浏览次数=442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窗口


本站欢迎广大同学投稿,请大家踊跃参与,投稿时注意写明所投栏目。
E-mail:gdmcbl@gdmc.edu.cn
病理学教研室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广东医科大学病理学系.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