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pathology.fun/::::::: :::::::广东医科大学 | 病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返回首页| English version :::::::::::
在线会诊 专家访谈 园丁天地 病理论坛 科研天地 科室简介
::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页::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

例15 第三脑室室管膜母细胞瘤

病况

患儿,男,1岁。入院前一周其母发现患儿经常在床上摸索所要玩具,方知其视力不好而入X X儿童医院就诊。患儿为第1胎,足月,出生后至今发育正常,无惊厥史。 入院时体温36.8C,脉搏118/次,血压14.63/9.31kPa(110/
70mmHg),身高60cm,头围47cm。身体较肥胖,体重9公斤。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前囱门未闭,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不肿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嗅觉正常,双眼视力为眼前手动,眼底检查两侧视乳头萎缩,运动与感觉尚正常,脑膜刺激征可疑,巴彬斯基氏征(—)。 化验:Hb 120g/L,WBC 18.6×109/L,N 80%,L 20%,血糖5.0mmol/L。肝功能正常。尿常规正常,尿比重1.010,尿糖(—)。 脑脊液:压力1.53kPa(170mmH2O),常规及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颅骨X线摄片见骨缝裂开,蝶鞍不增大,后床突脱钙。住院后患儿少哭闹,嗜睡,喜处平卧位,吃奶及喝水多,每天喝水约1120mL,尿量亦多。按“颅底蛛网膜炎”治疗。用皮质激素,脱水剂,但效果不明显,至住院第10天下午,患儿突然烦躁,呕吐,四肢强直性抽搐,眼球水平震颤,很快进入深昏迷状态。瞳孑L右侧大于左侧,呼吸不规则,体温40℃,心率152次/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主要发现为脑重865g,软脑膜有光泽,两大脑半球对称,脑回变宽,脑沟变浅,脑底脚间池处见3cm×3cm×l.2cm暗红色结节状圆形肿物。质地中等,与周围分界尚清,该肿物与蝶鞍部粘连,向前推挤压迫视神经交叉,向下与垂体黏着,并挤压脑干,推其向后下方于右侧海马沟回处见较明显压迹,局部动眼神经也有相应压迹。矢状切面上见肿块4cm×3.5cm×3cm大小,占据第三脑室部位。冠状切面两侧脑室扩张,肿块切面呈暗红色与灰色交错,可见大片出血,坏死。镜检:肿瘤由大片圆形、卵圆形细胞构成,细胞大小较一致,可见多层细胞围绕一腔隙排列,腔面有的可见胞浆构成的一红染的内界膜,核卵圆,位于基底部围成一圈,构成所谓多层性菊形团
(multilayered roseltes),周围散在一些未分化神经外胚叶细胞,不见血管周围的假菊形团,亦未见Homer-Wright菊形团。免疫组化S-100(+),GFAP(+),vimentin(+),突触素(—)。间质充血有处大片出血,部分瘤细胞呈灶性,片状坏死,核浓缩,核溶解。于垂体部取材,见垂体大部分被上述肿瘤细胞浸润,视交叉、桥脑等处取材,亦见上述瘤细胞浸润。但在桥脑仅限浅表层。

问题:

1.通过本例的尸检,请写出主要病理诊断。

2.根据病理所见,请结合神经解剖知识,将本例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作出神经定位诊断。

3.试分析本例的死因。

4.通过本例的讨论与学习,试总结出有哪些值得今后注意的经验、教训。

思考提示

 

 

策划:姚运红 唐加步 制作和版面设计:唐加步 郑海鹏 校审:姜汉国 胡新荣
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版权所有
E-mail:gdmcbl@gdmc.edu.cn